這個沒有標準,主要看養殖條件和養殖水平,一般來說每畝可以出1000斤商品泥鰍。如果是無土
泥鰍養殖可能就要高產一些,一般可能都有1500-2000斤左右。
無土泥鰍養殖主要技術有哪些?
泥鰍無土養殖的優點是由于鰍魚在細砂中棲息,出售時起捕效率高,味道比泥中養出來的泥鰍好,養殖密度也比泥中養殖的泥鰍提高四倍。在混泥土制成的水池中,春季孵化的泥鰍,年底時大的個體可以長到15~16厘米。下面將淺談泥鰍無土養殖技術。
前期準備
1.養殖池與魚巢設計
養殖池為閑置的養鱉池,硬化水泥池結構,養殖池規格為長15米、寬10米、深1.0米。養殖前對進水口、出水口進行簡單改進,將進水口移至池壁上方,并在進水口處接一直徑為6~7厘米的PVC塑料管,使進水管向養殖池中間延伸約40厘米,同時在池底排水口上安裝網罩,防止泥鰍逃跑。
人工魚巢用廢舊的自行車外胎,將收集的廢舊自行車外胎洗凈,用30~40毫克/升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后,以20~30度角傾斜均勻擺放在池底,擺放密度為5只/㎡。廢舊自行車外胎作為魚巢,柔軟性強,遮光性能好,雖然輕便但可以自然沉于水中,可為泥鰍提供隱蔽性的棲息場所,是比較理想的人工魚巢
2.鰍種來源與放養
(1)鰍種苗放養
種苗放養前10天,養殖池加水30厘米,將20千克生石灰加水化漿后立即全池均勻潑灑消毒。3天后施基肥肥水,培育池水中的浮游生物,使鰍種在下塘后就可攝食到一些天然餌料生物。
種苗放養時間為5月17日,放苗時對暫養的野生鰍苗進行最后挑選,操作方法是,在較大容器中配制4%的食鹽水,將野生泥鰍苗倒入鹽水中浸泡4~5分鐘,傷病的泥鰍苗會劇烈蹦跳,體質差的泥鰍苗會發生昏迷、軟弱無力,淘汰這類個體,將在鹽水中正;顒拥哪圉q苗進行放養,通過食鹽浸選法共放養泥鰍種96 千克,放養密度為80尾/㎡。
(2)種來源
泥鰍苗種為2009年3-5月收購的野生種苗,購買野生泥鰍苗時,盡量選擇人工誘捕的苗種,要求規格整齊、健壯活潑、無病無傷、無畸形,體色以桔黃色或青灰色為佳。野生種苗的挑選方法為:將泥鰍苗放入塑料盆中,加入半盆水,用手按一定的方向螺旋式劃動,形成漩渦,體質差的泥鰍苗在漩渦的中間,體質好的泥鰍苗逆水能力強,在盆的邊沿,去除中間的泥鰍苗,將邊沿的泥鰍苗留做種苗,種苗規格大小為6~10克/尾,體長5~8厘米。
泥鰍養殖池中嬌艷的水葫蘆花
A、多孔木塊或混凝土塊 大小、厚度、間距同多孔塑料泡沫,只是重疊后鋪排在水中,從底往上排。
B 、水質 由于泥鰍無土養殖整個生長時期全部在水中,要求水質肥爽清新,不要有異味異色。夏天生長旺季,且氣溫較高,要經常加注新水。如果有微流水不斷流動更好。
C、草隱蔽 池中放水草(水葫蘆等),漂浮在水面,為泥鰍遮陽隱蔽,夏熱時節不僅可以吸收強紫外線對泥鰍的直接照射,還可調節水溫;水草根系發達,不僅給泥鰍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場所,而且還可凈化水質,改善飼養泥鰍池內的整個生態環境。水草覆蓋面積占水面的 2 / 3 左右。
因此,可以直接用水草放在水中進行泥鰍的無土養殖,特別是大規模養殖時,對泥鰍的生產過程易管理,易操作,管理適當。其泥鰍的生長速度和成活率都將有很大的提高。

養殖泥鰍的養殖戶都知道,無土養殖泥鰍就是水池養殖或是室內大棚水池養殖,不需要在傳統的水池、河流、湖泊等,這模式大大的處進了泥鰍養殖業的大力發展,那么泥鰍技術之無...[詳細]
- 19-03-28 / 無土養殖泥鰍 / 閱讀:60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