諸多種類的食用蛙中,野生青蛙由于肉質甜美、質地緊實其受歡迎程度遠高于其它品種,售價也長期居高不下,下面來看野生青蛙養殖方法。
一,導致野生青蛙減少的原因有哪些
1,生態環境的影響,生存繁衍空間的減少,特別是池塘小溪等水面減少,少有繁殖場所。我小時候村前小河水清甘冽,有許多深的水泡子,蝌蚪,魚呀,野鴨天鵝都有,現在過度開墾,雨季山洪下來河床面目全非,干旱時時斷時續的,根本看不到蝌蚪。青蛙沒有生活的家園,也難找到冬眠場所。
2、農藥的使用影響,過度農藥使用并殘留破壞水質,影響蛙卵的生長發育。另外無甄別殺滅全部昆蟲,使青蛙沒飯吃。
二,野生青蛙養殖方法
1、蛙場建設必須利于青蛙覓食。
野生青蛙圍養后,主要靠誘蟲燈誘蟲為食源,不足部分靠人工飼養的蚯蚓、蠅蛆、蠶等。養蛙的稻田必須控制在8㎡寬度這內,食臺建在圍網內側的陸地上,靠近水邊,這樣利于野生青蛙尋找食臺覓食,也有利于飼養人員網外觀察;
2、人工采卵孵化可大大提高卵孵化率。
蛙在蛙田產下后,會受到野外氣候、溫度污染等干擾,出卵率不到50%,人工采集后,可控制水溫和卵向,出卵率都在95%以上;人工采卵還可防止寄生蟲病發生;
3、蝌蚪變態時段的水溫控制。
野生青蛙有一個從用鍶呼吸到用肺呼吸的變態過程,時間在半個月左右,這段時間蛙的抵抗力最弱,必須將水溫控制在18-24℃之間,才能加快變態速度,縮短變態時間,讓其安全變態成功;
4、牛糞或豬糞養殖蠅蛆成本低。
野生青蛙吃活餌,食物主要靠誘蟲燈誘蟲,隨著青蛙的長大,攝食量也增大,必須補給適量的人工飼養的活餌;铕D主要有蚯蚓、蠅蛆、蠶等。為解決好青蛙的食料,能節省成本,經過實踐,我們建議用牛糞或豬糞養殖蠅蛆成本較低。
三,稻田青蛙養殖的優點以及管理技巧
稻田放養青蛙的優點:一是控制了稻田害蟲危害,減少了農1藥施用量,有利于環境保護;二是保持了青蛙生存的自然狀態,有利于蛙的生長發育,并且節省了成本。三是增收明顯。放養蛙的水田種稻利用率80%左右。因有效種植面積減少導致水稻總產約減20%;經濟效益卻大大增加。蛙的活動,抑制了田間雜草生長,減少了除草等田間管理費用。
1、蛙田的選擇與建設
選擇排灌方便、水源清潔、環境安靜的蛙田。蛙田建設:
①投料臺。在水田中間縱向建寬2米、高度大于平時水稻灌溉水面20厘米的投料臺。
③水溝。在投料臺一側或兩側挖寬1.5米、深30厘米、長達田埂,烘蛙棲息之用,溝內放養小量水花生、水葫蘆等水草,
③防逃設施。田埂四周要有高于田面1.2米以上的防逃設施,材料最1好選用石棉瓦。
2、飼養管理
①適時放養。蛙苗在專用池中生長達30克以上后,捕起后放入蛙田里。
②密度。每畝放養5000只左右,以后隨個體的長大,密度相應減少。
③“三定”喂飼。定點在投料臺、定時在上午9時和下午4時、定量按蛙重2%的標準投料。
④保持水層5——6厘米。
⑤放蛙水稻的病蟲防治用藥。不能使用殺螟松、三1唑lin、菊酯類農1藥。
3.適時收割、捕蛙 養蛙水稻田,晚稻可以照常收割。
一畝青蛙的養殖成本利潤是多少
青蛙是一種上好的補品和美味佳肴,青蛙綜合經濟價值高,隨著青蛙養殖技術的成熟,青蛙養殖的效益不斷增加,那么一畝青蛙的養殖成本利潤是多少?
四,青蛙的養殖成本
成本方面,需要考慮的因素有,人工成本,場地建設、青蛙幼苗、飼養蚯蚓黃粉蟲的費用、吸引昆蟲照明費用,日常水電費等。
按建5畝左右的生態養殖園來計算青蛙的養殖成本:
1、5畝租地的費用按耕地面積租計算,每畝800元,5畝租地費用4000元。
2、5畝修建費,包括池子費用,生態林建設費共計6000元。
3、育蛆池、蚯蚓池建設費用5000元。
4、種蛙費每畝按60左右對放養,可放養350對種蛙,種蛙按每對20元,放種費用7000元。
5、用工3人,費用18000元。
6、其它雜費6000元。
第一年青蛙養殖成本的總開支為46000元,以后每年的青蛙幼苗就不需要再投入成本了,這也會降低養殖的成本,提高養殖利潤的。第一年投入的總成本在1萬元/畝左右,后續第二年,第三年投入的設施成本,場地建設及青蛙種苗都不需要成本了,其余每畝地蠅蛆與蚯蚓的飼料費用,以及為吸引昆蟲而投入的電費,燈泡費用,換水使用的抽水機費用及人工成本等, 共計每年約8000元左右。按照3年為周期來計算,平均每年投入大約為8800元/畝。
五,青蛙的養殖利潤
青蛙養殖投入的成本也并不高,按照三年來算,現在養殖青蛙一畝地的投入成本大概是1萬到1.5萬元。如果加上后期的一些飼料,再加一些人工費用,這樣算下來,一畝的投入大概在2萬到3萬元之間,每畝純利潤約為36000元 減去成本元,大約為2-2.5萬元每畝每年,利潤非常的高。
六,青蛙養殖有什么風險
最近兩年青蛙養殖技術取得突破,各地養殖迅速崛起,2017年出現了養殖高峰,產量有可能出現翻倍,近三年來,隨著可攝食靜態餌料的青蛙品種出現,青蛙養殖可全程投喂全人工配合飼料,養殖產量一路走高,畝產可達1500~2500公斤,青蛙養殖產業迅速擴大。目前青蛙養殖主要集中于湖南益陽、常德,湖北潛江等地,四川、江西等地也有零星分布,廣西、浙江等省也有農戶嘗試用稻田養蛙。
1.環保時代來臨,養殖成本高
青蛙養殖主要品種為黑斑蛙,而黑斑蛙為“三有”動物(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、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),開展黑斑蛙的養殖和銷售均需到當地縣級林業主管部門辦理“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”和“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”。
環保力度大,功在當代,利在千秋,提高污染處理設備是時代的要求,養殖成本提高則毫無疑問的問題。
2.養殖模式尚無標準,技術要求高,病害多,風險大
青蛙養殖的主要模式有高密度精養、稻蛙、蛙菜、蛙鰍、稻蛙鰍等多種,每種模式各有其特點。由于養殖開展時間不長,青蛙的養殖模式目前尚無一定標準,需要養殖戶自身摸索,這對于養殖戶技術要求很高。而且2016年開始青蛙的病害開始大量發生,尤其是“歪頭病”也稱腦膜炎,給很多養殖戶造成巨大損失。